Menu Close

寒食節吃什麼?適宜的寒食節美食

  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節日期相隔較近,故人們通常把清明節與寒食節一起過。清明節距離當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瞭,清明節時期除祭祖掃墓除外,關於清明的食俗也是豐富多彩的,各個地區的食俗文化各有不同,各有各美味。寒食節又有“冷節”跟“禁煙節”之稱,“寒食節”習俗禁煙火,隻食冷食,或者是預先煮好的事物,在古時候,寒食節的食俗也是被人們相當重視的一部分文化,隻是成百上千年過去瞭,這些文化逐漸被淡忘,好在,隨著現代人們對古早文化的重視,這些習俗文化漸漸的又回歸到人們視野瞭,接下來我們去瞭解些各地的寒食節食俗文化吧。

  各地寒食節吃什麼?

  山西
  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。非常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,將祭祀食品分吃。晉南人過清明時,習慣用白面蒸大饃,中間夾有核桃、棗兒、豆子,外面盤成龍形,龍身中間紮一個雞蛋,名為“子福”。要蒸一個很大的總“子福”,象征全傢團圓幸福。上墳時,將總“子福”獻給祖靈,掃墓完畢後全傢分食之。

  上海
  上海舊俗,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,晾幹後存放著,到立夏那天,將之油煎,給小孩吃,據說吃瞭以後不得疰夏病。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。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,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,然後包上豆沙、棗泥等餡料,用蘆葉墊底,放到蒸籠內。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,香氣撲鼻,是在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。上海也有的人傢清明節愛吃桃花粥,在掃墓和傢宴上愛用刀魚。

  臺灣
  臺灣民眾的掃墓習俗,一般可分為兩種:一種是一般祭掃,儀式及祭祀的東西比較簡單,大都隻供一些米糕、粿類和糕餅;二是修整祖墓,祭禮相當隆重,供祭的祭禮一般包括各種祭禮品十二種蔬菜及粿類、糕餅等。掃墓時一定要在墳墓的四周獻置“墓紙”,每張紙壓上小石頭,還得放一沓在墓碑上。這個儀式俗稱“掛紙”,是獻給祖先的錢。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,全傢人要圍在墳墓四周吃紅蛋,蛋殼就撒在墓地上,含有新陳代謝、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。過去的臺灣農村,每當掃完墓之後,都會有一群孩子前來討粿類,來的人愈多,表示這一傢族日後將愈發達,主人們也都樂意分送“發粿”或金錢給那些孩子們。

  山東
  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,萊陽、招遠、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,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。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,據說吃瞭眼睛明亮。

  舟山
  舊定海上墳時供品有一個特色,許多菜肴系涼菜與涼拌菜,還有清明特色點心——青餅、條子糕皆可冷食,祭禮畢,要給圍觀上墳的小孩分“麻糍錢”(麻糍即青餅也,其形狀有圓形的,也有菱形的)。上墳後,回傢還要做“清明羹飯”。

相關習俗: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